为合理配置全县教育资源,不断适应教育事业发展新形势,按照总量控制、城乡统筹、结构调整、动态管理的原则,清丰县委编办“三点发力”优化配置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资源。
一、以专项调研为切入点,夯实编制核算基础
清丰县委编办以开展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专项调研为切入点,以实地查看、总结分析作为专项调研评估的必要举措,切实掌握第一手资料,夯实编制核算基础。
一是实地查看。选取三类具有代表性的中小学校分别开展专项调研,先后深入调研12次:第一类是学生数超过3000人的县城区学校;第二类是未完成六年制招生计划的新建城区小学;第三类是学生数较少的乡镇学校。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座谈面谈等方式调研摸清各类学校的实际教职工需求量。二是总结分析。将摸底了解到的各类情况进行梳理汇总分析。如:乡镇教学点学生数较少,班级较少,如严格按照师生比计算,则不能核定编制数,但为了教学工作需要,还需配备一定数量教师,导致乡镇教职工占用编制较多等问题。针对问题,县委编办联合教育局,对收集到的问题及意见建议进行整理、分析、归纳,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重新核定测算,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依据。
二、以创新管理为着重点,建立编制动态管理机制
为妥善处理严控编制与满足教育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我县创新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模式,将首批下达数与控制数相结合,建立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动态管理机制。
(一)按照标准,核算分配数。严格按照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算标准,根据公办学校在校学生情况和中小学教学布局实际情况,按照编制比例,核定教职工编制分配数。
(二)统筹调整,核算下达数与控制数。一是针对县城区学生超过3000人以上且按师生比核算编制数超过目前实有教职工人数的学校,按照目前学校实际教职工数及2022年招生需配备教师数,核算首批下达数。下达数逐年增加,直至达到分配数。二是针对乡镇学生逐年减少,很多教学点只有几名学生,目前教职工数超过按师生比核算编制数的学校,按照乡镇中小学实际工作需要,结合目前学校实有教师数和2022年自然减员数,核算控制数。根据学生情况及教师自然减员数,控制数逐年减少,直至达到分配数。三是动态调整,合理配置。根据各学校在职教职工数、岗位数、在校生数、师生比、班师比等情况,每学年动态调整一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最终达到下达数、控制数与分配数相统一。
三、以整合优化为突破点,提高编制资源使用效益
清丰县委编办在守住编制总量“红线”的同时,积极探索以“走教模式”为整合优化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资源配置的新方式,不断提升编制资源使用效益。
针对农村学校音乐、体育、美术等专业学科教师紧缺的现状,为缓解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师资紧缺和无法开齐课程的压力,按照地域临近原则划定片区,依片区为单位,让音、体、美教师在责任片区内分科教学,让教师由编制校到编制校,编制校到教学点进行走教。这种方式初步实现了编制资源的共享,既缓解了教师资源结构失衡与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量不足之间的矛盾,同时又可以置换出编制空间来保障重点、关键教学岗位的需求。